巴黎三寶貝:多多來了
了解詳情2010年台北國際書展法國主題館邀請 風靡歐洲、暢銷美日,大人小孩都喜愛的漫畫,首度登台! 全天下的小孩都想要的禮物是……一隻狗! 全天下的媽媽都會說……不可能! 接著媽媽會說:養一隻狗是很大的責任… 然後小孩會說:我會自己照顧牠!我保證! 巴黎三寶貝就像全世界的小孩一樣,渴望擁有一隻小狗 到底養一隻狗,會為他們帶來多少改變呢? 是到處被弄得髒兮兮? 還是有個幫忙解決「健康食品」的好夥伴? 是枕頭被咬得羽毛滿天飛? 還是多了一個下雪天的好玩伴? 一隻小狗讓巴黎三寶貝的生活大不同 但最讓他們驚訝的是,居然有人比他們更調皮:多多! 兩兄弟、一妹妹,名符其實的三寶貝!他們很可愛,但做了許多傻事,與他們的小狗多多和最時尚的媽媽一起住在巴黎。 養一隻小狗永遠是孩子們的夢想,三寶貝也向媽媽積極爭取,會清理、會照顧、會負責任!就這樣,「多多」終於加入了他們的家庭。養狗的三寶貝到底會發生什麼樣的趣事呢?食物被偷吃?鞋子被咬爛?還是晚上床上多擠了一個伴? 《三寶貝》系列漫畫在青少年漫畫和文學界皆享有盛譽,廣受歐洲小孩喜愛。 這次三寶貝吵著要養狗,透過他們遇上的一堆麻煩,讓孩子更能體認養寵物必須負的責任。 童年時期的哲學 巴黎三寶貝是非常快樂的角色,他們的故事訴說一種童年的純然愉悅以及擁有孩子的喜悅。我們應該從中學習如何訴說這種喜悅,不只是因為幾千人來分享這個故事,即使生命有時有他的方向,更因為重要的是我們要繼續地保有這一份童真,並將它帶入生活之中。 作者簡介 風靡全歐洲的時尚巴黎插畫家 妮可龍白 Nicole Lambert 妮可龍白(Nicole Lambert)生於巴黎的一個藝術家庭,童年時期的她喜歡做夢,也熱愛塗鴉、寫故事,生活充滿了各種夢想。16歲的妮可,職業是「封面女孩」,她因此有機會走遍各地、遊歷了世界的各個角落,這些經驗更豐富了她的內心的想像, 21歲後,她先後進入巴黎裝飾藝術學校及巴黎美術學校就讀。畢業後的妮可順利成為了法國知名的兒童用品設計師,包括兒童服飾、玩具、家具,同時也創作了許多插圖作品,發表在報章雜誌上。 1983年對妮可來說是重要的一年,她的首部連環漫畫《巴黎三寶貝》在法國最知名時尚雜誌─《費加洛》上發表,畫中以小孩的角度及眼光來看世界,一推出即獲得熱烈迴響,妮可也一夕之間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公眾人物,在大眾的喜愛及期待之下她開始致力於《巴黎三寶貝》系列的創作,活潑可愛的「三寶貝」不但在1986年跳進了小螢幕,也陸續成功進軍各國市場,從法國走向世界。 妮可對於自己作品的嚴格把關,驅使她在1998年創辦了自己的出版社。今日《費加洛》雜誌仍然每週刊登妮可的最新插圖,《巴黎三寶貝》已成為雜誌的重要特色;而妮可自己則是在巴黎深處的花園中生活、為「三寶貝」而忙碌著,她熱愛兒童文學、圖畫故事,也喜歡搜集舊童書。她的生活總是被小孩圍繞,從妮可的創作中可以發現,她相信小孩在童年生活看見接觸、聽到的每件事物,都會深刻的影響他們日後的生活。她認為:「小孩最值得一位藝術家全心的投入,研究他們的稚氣、他們的滑稽,他們的深度和驚奇是支持我一生工作的力量。」
Micia我的小花園 原木印章 MPG04
了解詳情MPG04-幸運草 適合年齡:3歲~99歲 Micia印章,不僅可使用於卡片紙藝製作,也可運用於日常生活中 ,日記,塗鴉,記事等,更適合珍藏,拿來送禮也很合適喔。 細膩的圖案,吸引人的設計,配合台灣製造的細膩品質是您不可錯過的好印章。 PS.以下卡片設計原作出於:檸檬老師 商品規格 尺寸:包裝尺寸約7.6*2*11.5cm 製造地:台灣 本產品不適用於三歲以下兒童,請勿吞食。使用印台均勻輕拍於橡皮上,蓋在欲蓋的物品上。 品牌介紹 我們是一家專業的藝術印章製造商,專業製造各種內外銷高品質藝術印章,以及銷售代理各國手藝用品,耗材等。 歡迎您線上訂購我們的產品,若您有OEM,ODM的需求也歡迎洽詢。 http://www.neospark.com.tw/
郭松棻文集:保釣卷
了解詳情收錄郭松棻保釣活動現場照片及手稿 一九七一年春,美國北加州中國留學生保衛釣魚台運動啟動,當時郭松棻是柏克利加州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攻讀博士學位的一名學生。 輯集在此的論述,除一九八五年〈保釣追憶錄〉外,都寫在一九七○至七四年間,近五年的集中書寫時間正是他積極參與釣運的時間。 全書主要按發言、刊登,和下筆時序排列,小部份按內容匯編﹔收集在首輯中的宣言與刊物紀事多屬由作者總執筆的集體協議。這些文字有其特定主題和歷史時空,與當時行動同時、同地、同步進行,實可視為二十世紀七○年代第一波釣運的第一人稱現場紀實和文本敘述。 編年形式或也能明示隨運動的進展作者思路的逐步演變,見於對運動的民族性問題、國土統一或獨立的看法,以及主題從保釣延伸至台獨運動、國際形勢、女性主義、自由主義等不止。而所有這些作者的尋索都指向一個中心或心中的圖嶼,就是他的故鄉,台灣。——李渝 他總是以這樣不斷反思與批判的態度來界定自我與審視人間,所以才會以行動後的安靜來註記那段為了追尋理想的國度而將青春焚燒的歲月,也因為「自我否定性」的精神貫穿著他的追尋,他才會在保釣運動之後,選擇以哲學的探索和文學的鑄煉來接續存在的叩問。這也是今天在重新翻讀這些歷史的踅音時,因為理想主義者不想苟且與屈從,所以我們可以清晰地聽到,人性的爬昇在現實的複雜和苦難裡所產生的迴響。——簡義明 「我們不依附任何當權的政黨的政策,我們不把知識販賣給政權。」 七○年代擲地有聲的沉痛呼籲,捍衛思想自由,不向權勢低頭。 本書收錄郭松棻關於保釣運動所有論述,對台美日關係分析亦有相當篇幅。依文章發表先後次序分三部分:宣言與刊物記事、釣運論述、政治評論與國際瞭望。首篇〈中國近代史的再認識〉發表於1970年5月,其中許多文稿發表後未經收整,亦有許多未發表文章,經李渝教授、簡義明教授細心整理修訂,還原郭松棻當時寫作全貌,極為難得。保釣運動在七○年代影響台灣知識界、留美華人極其深遠,做為旗手的郭松棻竭盡心力所要講述的究竟為何,他所奉獻年輕歲月而要傳遞的是怎樣的行動思考,從本書中可窺豹一斑。
郭松棻文集:保釣卷
了解詳情收錄郭松棻保釣活動現場照片及手稿 一九七一年春,美國北加州中國留學生保衛釣魚台運動啟動,當時郭松棻是柏克利加州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攻讀博士學位的一名學生。 輯集在此的論述,除一九八五年〈保釣追憶錄〉外,都寫在一九七○至七四年間,近五年的集中書寫時間正是他積極參與釣運的時間。 全書主要按發言、刊登,和下筆時序排列,小部份按內容匯編﹔收集在首輯中的宣言與刊物紀事多屬由作者總執筆的集體協議。這些文字有其特定主題和歷史時空,與當時行動同時、同地、同步進行,實可視為二十世紀七○年代第一波釣運的第一人稱現場紀實和文本敘述。 編年形式或也能明示隨運動的進展作者思路的逐步演變,見於對運動的民族性問題、國土統一或獨立的看法,以及主題從保釣延伸至台獨運動、國際形勢、女性主義、自由主義等不止。而所有這些作者的尋索都指向一個中心或心中的圖嶼,就是他的故鄉,台灣。——李渝 他總是以這樣不斷反思與批判的態度來界定自我與審視人間,所以才會以行動後的安靜來註記那段為了追尋理想的國度而將青春焚燒的歲月,也因為「自我否定性」的精神貫穿著他的追尋,他才會在保釣運動之後,選擇以哲學的探索和文學的鑄煉來接續存在的叩問。這也是今天在重新翻讀這些歷史的踅音時,因為理想主義者不想苟且與屈從,所以我們可以清晰地聽到,人性的爬昇在現實的複雜和苦難裡所產生的迴響。——簡義明 「我們不依附任何當權的政黨的政策,我們不把知識販賣給政權。」 七○年代擲地有聲的沉痛呼籲,捍衛思想自由,不向權勢低頭。 本書收錄郭松棻關於保釣運動所有論述,對台美日關係分析亦有相當篇幅。依文章發表先後次序分三部分:宣言與刊物記事、釣運論述、政治評論與國際瞭望。首篇〈中國近代史的再認識〉發表於1970年5月,其中許多文稿發表後未經收整,亦有許多未發表文章,經李渝教授、簡義明教授細心整理修訂,還原郭松棻當時寫作全貌,極為難得。保釣運動在七○年代影響台灣知識界、留美華人極其深遠,做為旗手的郭松棻竭盡心力所要講述的究竟為何,他所奉獻年輕歲月而要傳遞的是怎樣的行動思考,從本書中可窺豹一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